欺凌是什麼?
欺凌是一個嚴重的議題,它可能對受害者造成實際的傷害。欺凌普遍被定義為意圖在情感或肢體上傷害別人的重覆行為,並通常針對受害者的種族、宗教、性別或性取向,或其他方面,如外表或身體障礙等等(Bullying UK)。
欺凌可發生於學校、網上(透過訊息、Snapchat、Instagram圖片或留言、YouTube 影片等)、職場、甚至家中。欺凌有不同的形式,包括肢體欺凌、言語欺凌和/或情感欺凌。
欺凌的類型
肢體欺凌
- 具侵略性的接觸
- 毆打
- 捏擰
- 造成財物損失
言語欺凌
- 嘲諷
- 辱罵
- 威脅
- 與種族/性取向有關的侮辱
關係欺凌
- 一個群體讓某人覺得自己是局外人
- 忽略或嘲笑某人
- 對某人做出無禮或具威脅性的動作
- 排除某人參與團體或其他重要活動
- 鼓勵別人一起參與排斥的行為
網上欺凌
- 以電子科技,如手提電話或互聯網,騷擾某人
- 可以公開或秘密、關係、口頭或書面等各種形式進行欺凌
- 包括散佈相片或資訊以嘲諷或勒索某人
(資料來源:Open Colleges)
欺凌的常見例子
- 排斥某人(網上或在現實生活中)
- 擺出不悅的臉色、做出無禮的動作、辱罵、不禮貌或肆意挑逗
- 重覆在某人背後說其壞話
- 散播謠言或虛假陳述、或冒認某人(例如使用某人的Facebook帳戶發佈訊息)
- 針對某人的種族、宗教、性別或身體障礙進行騷擾
- 重覆以推撞、毆打、掌刮、結黨、限制等方式傷害某人
- 跟蹤某人
(資料來源:Reachout)
欺凌者的動機
欺凌者作出欺凌行為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更是由多於一個潛在因素造成。造成欺凌行為的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朋輩壓力 — 渴望在朋友面前表現得「有型」、證明自己,或獲得掌權的感覺或能夠控制某情況 。欺凌者亦有可能曾經被欺凌,或通過欺凌來表達一直沒有抒發的情緒,尤其是憤怒和挫敗感。
欺凌者通常面對著許多需要被正視或解決的個人問題,透過接受正當的支援,他們或可以得到正面改變。然而,不論欺凌者的動機是什麼,欺凌行為都是不能夠被容忍的。
欺凌行為普遍嗎?
不幸地,欺凌在香港十分普遍。根據加油香港基金2018年的一項調查,三分之一的香港學生曾經在過去六個月內遭受欺凌(Young post,2018),四分之一的學生則曾經歷網上欺凌;過半數的受訪學生因此感到悲傷或恐懼。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2015年的測試結果,在53個參與計劃的國家中,香港學生所呈報的欺凌經歷次數位列第一(南華早報,2018)。
照顧自己的三個方法
被欺凌的感覺非常糟糕。欺凌者往往會設法讓你的情緒失控、感到羞恥、害怕和孤單。然而,即使你看似被孤立,你亦無需獨自面對欺凌問題。被欺凌不是你的錯,以下方法能助你應對困境。
- 告訴別人你的經歷
與你信任的朋友、老師、父母、 輔導員或其他可信賴的人傾訴。可幸的是,值著他人的支持,你會知道事情總會好起來,這是照顧自己的第一步。支持你的人會對你的價值再次作出肯定,並且幫助你在遭受欺凌後重拾自信。
對別人說敞開心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覺得有困難,嘗試跟隨連結內的步驟,這或許會對你有幫助:https://au.reachout.com/articles/5-steps-to-talking-to-someone-you-trust
2) 做自己享受的事
與別人分享你的經歷後,你或會感覺好多了,因為你不再獨自承擔被欺凌的負擔。不過,在你與別人傾談後亦有可能出現一段時間,別人未必能夠立即介入或幫助你抵抗欺凌者,你或會因此感到不知所措。
在這個脆弱的時期,你可以嘗試做一些自己享受的事,如散步、閲讀、聽音樂或觀看你喜歡的節目等。你也可以尋找一些例子或理由去反駁欺凌者對你的想法。
3) 不對欺凌者作出任何反應 — 深呼吸並保持冷靜
不對欺凌者作出即時的反應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被欺負時你會感到煩惱或生氣。有時候,反應只會令情況更糟糕,例如當欺凌者沒有意識到他們所做的行為構成欺凌,而你卻吐出一些會令自己後悔的説話。或有時候,你作出了欺凌者想得到的反應,從而加劇欺凌行為。很多時候,欺凌者嘲弄就是想得到你的情緒反應。若你不作出任何回應,他們就無法得到想要的結果,他們或許會知難而退。
回應欺凌者的其他方式
Kids Health 和 Open Colleges列出一些處理被欺凌的方法,連結如下:
- Kids Health
https://kidshealth.org/en/kids/bullies.html - Open Colleges
https://www.opencolleges.edu.au/informed/teacher-resources/bullying-resources/
處理網上欺凌
若有人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散播負面訊息,你首先應與此保持一定的情感距離。放下你的手提電話並停止使用至少在一個小時,直至你能夠清晰思考。在冷靜或得到他人的支持後才對欺凌行為作出反應,你能夠充分準備並以果斷而健康的心態應對欺凌情況。
在互聯網上,用戶可輕易刪除帖子和留言。若你是一個網上欺凌的受害者,你可以拍攝螢幕截圖,此舉可紀錄事情的真相,以作證據並向學校舉報。
再者,大部分社交媒體都有舉報或封鎖的功能,讓你隔離對你造成困擾的用戶。總括而然,你在網絡上是安全至關重要。
你可以在以下網站上閱讀更多關於網上欺凌的資訊:
- http://youth.clic.org.hk/en/topics/Cyber-bullying/
- https://www.pcpd.org.hk/english/publications/files/cyberbullying_e.pdf
參考資料和延伸閱讀
- https://www.childline.org.uk/info-advice/bullying-abuse-safety/types-bullying/
- https://au.reachout.com/explore-articles/?tags=Bullying&page=1
- https://au.reachout.com/articles/what-is-bullying
- https://au.reachout.com/articles/use-control-alt-delete-to-cope-with-bullying
- https://au.reachout.com/articles/5-strategies-for-dealing-with-cyberbullying
-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article/2075891/cyberbullying-contributing-youth-suicides-hong-kong
- https://www.stopbullying.gov/what-is-bullying/index.html
- https://yp.scmp.com/news/hong-kong/article/109419/one-three-hk-students-has-experienced-bullying-past-six-months-survey
- https://yp.scmp.com/news/hong-kong/article/111059/despite-hk-reporting-most-children-being-bullied-world-many-students
-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education/article/2172787/least-third-15-year-olds-falling-victim-it-time-anti
- https://www.bullying.co.uk/general-advice/what-is-bullying/
- https://www.opencolleges.edu.au/informed/teacher-resources/bullying-resources/
- https://kidshealth.org/en/kids/bullies.html
編者的話:你不應該亦不需要獨自面對欺凌,了解更多關於如何尋求幫助和熱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