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健康專家分類

很多時候我們遇上情緒困擾,甚至是情緒病,可能也不知所措,也不太懂得跟身邊的人訴說自己的經歷,怕別人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可能因此延遲自己的治療。

事實上,香港有不同類型的精神健康專業人士(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可以在你人生低潮之中,扶你一把。

社會工作者(Social Worker)

他們會在社區中心、學校或醫院工作,你隨時可以找他們幫忙;如果你覺得困擾,卻不知道可以找誰的話,社會工作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會進行個案管理,幫助患者在繁瑣的社會福利制度中尋找最合適的服務,支援他們生活,同時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服務。

普通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

如果你想從生理層面做初步的治療起點,你也可以先選擇普通科醫生,治療身體上因為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在情緒受困擾時出現的軀體化情況,即心理層面的困擾所造成的生理層面上的障礙。他們除了受過基礎醫學訓練,更取得「社區精神醫學深造文憑」,對精神病與精神健康有基礎認識,也可以處方精神科藥物、,亦不會產生標籤效應。

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

他們是以精神健康為專業的醫生,可以為患者診斷及治療精神健康問題和情緒病,是可經普通科醫生轉介的醫生,作為治療的第二三防線。他們多數注重在藥物治療,也具有處方藥物的資格,例如抗抑鬱/焦慮藥物以幫助患者治療心理層面的障礙。有需要人士可以直接找精神科醫生做診斷,也可以通過普通科醫生及心理學家轉介尋求協助。

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

他們能夠提供心理輔導,幫助患者調整思想模式,提供個人及小組治療。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治療(CBT),幫助患者找出適合他們的心理治療,走出傷痛。跟精神科醫生的定位不同,臨床心理學家不能處方藥物,只能提供心理治療,幫助患者改善情緒困擾。

心理輔導員(Counselor)

他們會跟受情緒困擾的人士會談,幫助他們整理自己的感受與經歷。他們一般持有心理學與輔導學碩士學位,但香港並沒有正式註冊輔導員資格,在選擇服務時候要多加注意輔導員的資歷。

精神科護士(Psychiatric Nurse)

他們是曾經接受過專業心理疾病訓練的註冊護士,協助精神科醫生為心理疾病的患者作出持續評估和幫助,跟進患者的健康情況,協助管理個案。

參考資料:

  1. Very well mind: Clinical Psychologist Role and Training
  2. Mind HK: Which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is right for me and where should I go?
  3. 《即時通》24小時精神健康守護同行計劃: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