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飲食與精神健康系列:我們應如何吃出良好的精神健康(下)?

  1. 選擇有助改善情緒的食物(續)

蛋白質

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 (amino acid) 組成的營養素。其中,色氨酸  (tryptophan)酪氨酸 (tyrosine) 兩種氨基酸有助穩定情緒。色氨酸能協助製造血清素,使我們感到滿足和快樂。酪氨酸則能刺激體內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dopamine)。多巴胺主要負責控制大腦的情慾、感覺,以及傳遞興奮和開心的信息。

色氨酸以及酪氨酸大多存在於高蛋白質的食物,包括牛奶、黃豆、魚類(如白帶魚、秋刀魚)、鷄肉等。菠菜、茄子、馬鈴薯、香蕉等植物性的食物亦富含氨酸以及酪氨酸。

色氨酸以及酪氨酸大多存在於高蛋白質的食物,包括牛奶、黃豆、魚類(如白帶魚、秋刀魚)、鷄肉等。菠菜、茄子、馬鈴薯、香蕉等植物性的食物亦富含色氨酸以及酪氨酸。

奧米加-3脂肪酸 (Omega-3 fatty acids)

奧米加-3脂肪酸對腦部的益處多多。首先,它是腦細胞膜與神經系統内的電子絕緣體的組成分子之一。這層絕緣體有助提升腦部傳遞訊息的效率。另外,它具抗氧化及抗炎性,亦能提升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簡稱BDNF) 的活躍性。BDNF是大腦中最常見的的蛋白質。它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亦促進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總括來説,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維持腦部健康以及清醒。

我們可以從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深海魚(如三文魚、鯖魚、沙甸魚等)以及堅果(如杏仁、核桃)中攝取奧米加-3脂肪酸。如果你是素食者的話,你可以考慮以藻類補充劑、亞麻籽或添加了奧米加-3脂肪酸的食物代替深海魚。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雖然奧米加-3脂肪酸是一種不飽和或好脂肪,但大家切忌過量食用,避免增加心臟病及肥胖風險。

我們可以從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深海魚(如三文魚、鯖魚、沙甸魚等)以及堅果(如杏仁、核桃)中攝取奧米加-3脂肪酸。如果你是素食者的話,你可以考慮以藻類補充劑、亞麻籽或添加了奧米加-3脂肪酸食物代替深海魚。

  1. 補充足夠的水分

營養素溶於血液中,再經血液輸送到腦部。水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亦是腦部進行代謝過程的媒介,所以我們應時刻確保自己補充足夠的水分。一般而言,我們每天需要喝6至8杯的流質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流質泛指可飲用的液體,所以水只不過是流質的一種。如果你覺得喝水太寡淡,你可以嘗試喝綠茶。綠茶含一種叫兒茶素 (catechin) 的多酚,有助保護腦部免受自由基攻擊。另外,綠茶裏的茶氨酸 (theanine) 會增加腦部的血清素、多巴胺等令人感到鬆弛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助鎮定情緒。

雖然兩者同屬流質,但大家應盡量避免飲用含酒精以及咖啡因的飲料,因爲它們可能會導致情緒不穩定以及營養不良,影響腦部的正常運作。

一般而言,我們每天需要喝6至8杯的流質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水只不過是流質的一種 – 如果你覺得喝水太寡淡,你可以嘗試喝綠茶。

  1.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態去決定一天吃多少餐,但你不應跳過早餐

傳統上,人們都是跟隨一日三餐這個定律去維持生命的。人們吃完早餐後就會在中午時分左右吃午餐,然後到傍晚時分就會吃晚餐。可是,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已大大改變,而且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吃飯的時間與次數因人而異。我們不必為了準時吃三餐而漠視自身的需要。

即便如此,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吃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早餐除了爲我們的腦部提供大量的能量之外,它還會補充體内因睡眠而減少的血糖。一定程度的血糖會抑制腎上腺素 (adrenaline) 以及壓力荷爾蒙 (cortisol) 的分泌,從而減低我們的壓抑感。因此,爲了我們的精神健康著想,就算我們能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態去決定自己一天吃多少餐也好,我們也不應該把早餐排除在外。

salad on bowl

早餐除了爲我們的腦部提供大量的能量之外,它還會補充體内因睡眠而減少的血糖。一定程度的血糖會抑制腎上腺素 (adrenaline) 以及壓力荷爾蒙  (cortisol) 的分泌,從而減低我們的壓抑感。

大家如果想吃得健康又快樂的話,就不妨參考以上的建議吧!

(以上的資料只作一般參考用途。如果大家對以上的資料存疑,就應徵詢醫生、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的意見。)

參考資料:

Jenkins, T. A., Nguyen, J. C., Polglaze, K. E., & Bertrand, P. P. (2016). Influence of Tryptophan and Serotonin on Mood and Cognition with a Possible Role of the Gut-Brain Axis. Nutrients8(1), 56. https://doi.org/10.3390/nu8010056

Park, S., Rim, S. J., & Lee, J. H. (2018).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behaviours and perceiv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Korean adolescents. Nutrition & dietetics: the journal of the Dietitian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75(5), 488–493. https://doi.org/10.1111/1747-0080.12444

Rao, T. S., Asha, M. R., Ramesh, B. N., & Rao, K. S. (2008). Understanding nutrition, depression and mental illnesses.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50(2), 77–82. https://doi.org/10.4103/0019-5545.42391

Rothenberg, D. O., & Zhang, L. (2019).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s of Regular Tea Consumption. Nutrients11(6), 1361. https://doi.org/10.3390/nu11061361

Wu, A., Ying, Z., & Gomez-Pinilla, F. (2004). Dietary omega-3 fatty acids normalize BDNF levels, reduce oxidative damage, and counteract learning disabilit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 Journal of neurotrauma21(10), 1457–1467. https://doi.org/10.1089/neu.2004.21.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