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飲食與精神健康系列:我們的飲食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下)?

除了西式飲食之外,酒精都會對年輕人的精神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

年輕人往往都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當中,不少人選擇以喝酒來麻醉自己。雖然少量的酒精可作爲中樞神經興奮劑 (psycho-stimulant),但大量的酒精則有鎮靜 (sedating) 及抑制 (depressant) 作用。當我們體内的酒精濃度減少的時候,由於我們過分依賴酒精的興奮與鎮靜作用,我們的負面情緒就會增加。

雖然少量的酒精可作爲中樞神經興奮劑 (psycho-stimulant),但大量的酒精則有鎮靜 (sedating) 及抑制 (depressant) 作用。

再者,長期飲用酒精會導致營養不良,令我們缺乏有助腦部正常運作以及穩定情緒的營養素,包括鎂 (magnesium)、硒 (selenium)、鋅 (zinc) 等微量元素 (microminerals),以及維他命B雜、C、E等水溶性維他命 (water-soluble vitamins)。

由長期飲用酒精導致的營養不良可以從兩大方面解釋。一,長期飲用酒精的人士常會以酒取代食物。由於大部分食物内含有上述的營養素,所以長期飲用酒精就會降低這些重要的營養素的攝取量。二,酒精會干擾這些營養素在體内的吸收、代謝以及儲存機制。因此,無論我們攝取了多少重要的營養素,它們在腦部發揮的功效都會因為長期飲用酒精而大大降低。

長期缺乏上述的營養素會大大增加一個人患情緒病的風險,其背後的原因有幾個。首先,當維他命C、E、硒等抗氧化劑長期出現短缺的時候,我們的腦部就會缺乏一層由這些營養素組成的保護膜,令自由基有機可乘地攻擊腦部組織。其次,當我們的身體内長期缺乏鎂、鋅、維他命B1、B6、B9以及B12的話,我們的腦部就再不能有效地製造能量、製造以及激活用來傳遞腦部訊息的神經傳導物質 (neurotransmitters) 或荷爾蒙。除了神經傳導物質之外,鈣 (calcium)、鈉 (sodium) 以及鉀 (potassium) 這三種電解質 (electrolytes) 都在傳遞腦部訊息的過程中擔當重要的角色。可是,酒精會導致身體脫水,溶在水中的電解質則隨之而流失體外,影響腦部傳遞訊息的功能。

年輕人進食垃圾食物以及喝酒的現象皆是由過多的精神壓力所致的。但科學告訴我們,兩者都會導致生理失衡,並會反過來蠶食我們的精神健康。可幸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良好的飲食習慣來抒壓或抗壓,令我們不失享受食物的滋味之餘又能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如果大家欲了解自己應該如何吃出良好的精神健康的話,就要密切留意下一篇文章了!

參考資料:

Costardi JV, Nampo RA, Silva GL, et al. A review on alcohol: from the central

action mechanism to chemical dependency. Rev Assoc Med Bras (1992).

2015;61(4):381-387. doi:10.1590/1806-9282.61.04.381

Ham, B. J., and, Choi, I. G. (2005). Psychiatric Implications of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in Alcoholism.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2(2), 44–59.

Herbison, C. E., Hickling, S., Allen, K. L., O’Sullivan, T. A., Robinson, M., Bremner, A. P., Huang, R. C., Beilin, L. J., Mori, T. A., & Oddy, W. H. (2012). Low intake of B-vitamins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ur. Preventive medicine55(6), 63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