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認識失去和哀傷

這篇文章可以如何提供幫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認識哀傷的五個階段。這個模型是由一位瑞士裔的美國精神病理學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 (Elisabeth Kübler-Ross) 所提出,她認為在學習面對摯親離世時,人們都會經歷這些階段。這些階段可以協助我們表達自己的感受,但這個過程因人而異。有些人不會經歷所有階段,每個人經歷各階段的次序和速度亦有所不同。這個模型能讓我們了解經歷悲傷的過程,並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失去所帶來的情緒。 

哀傷的五個階段

失去摯親後,人們會經歷不同的情緒。以下是對五個階段的描述: 

  1. 否認

某些人對失去的第一反應是否認。與某些預期相反,經歷這種情緒有利於人們面對與摯親離別。它可以幫助我們過活和面對他們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感到震驚和麻木。否認的狀態能幫助你調整哀傷的程度,並確保其在你的控制範圍內。

  1. 憤怒

另一種情緒是憤怒。我們會將怒氣發洩在想幫助我們的朋友、家人和醫生身上,甚至是逝者和自己身上。出現這種情緒是正常的。在經歷過麻木和與世隔絕後,憤怒會成為你的支撐和力量來源,讓你有所依靠。雖然它看似不理智,但它為你帶來的力量其實是復原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在大部分情況下,有感受總比麻木好。

  1. 協商

當人感到脆弱,他們會嘗試與更高的權力協商,例如向上天祈求讓逝者回來。他們會想回到事發之前,或是及時回到過去阻止事情發生。這種行為通常會與內疚感同時出現。當你糾纏於設想事情發展的其他可能性,你可能會自責。另一種協商方式是嘗試在失去的痛苦中尋找出路,但同時把自己困在過去中。

  1. 抑鬱

在這個階段,你的集中力回到了現實。你可能感受到極其沉重的悲傷,而且它好像永遠也不會停下來。有些人會遠離日常的工作,而終日沉浸於哀痛之中。他們經常會質疑生命的意義和在逝者離開後獨自生活下去的目的。喪親後的抑鬱表現大多會被他人視為不尋常的表現或是精神疾病的徵狀。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喪親會導致抑鬱症或是令既有的病情加重,但大部分情況下,這個的哀傷階段與患上精神疾病不一樣。事實上,喪親後出現抑鬱的徵狀是很正常和可理解的,這也是復原過程的其中一環。

  1. 接受

「接受」一詞並不是指「愉快」,而是指接受了逝者已矣的事實。這不代表一切都變「好」了,而是我們已經學會了面對這事實。情緒的穩定和平靜的心境是這階段的關鍵特徵 – 你重新開展你的生活、 建立你的人際關係和照顧自己的需要。 

References:

Kessler, David. “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Grief.com, grief.com/the-five-stages-of-gr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