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年輕人的聲音:污名、歧視與精神健康

與Coolminds⻘年⾼峰會⼤使Khadeeja Khan和 Zuhaa Khan,以及⼀名⼗年級學⽣Zita Marie Puentespina所進⾏的訪談。

你如何看待少數族裔對精神健康的想法,以及其談論這個話題的⽅式?

Zita: 不幸的是,很多少數族裔覺得精神健康是他們成⻑過程中的禁忌話題。除此之外,諸如「⿇煩」或「誇⼤」之類的概括性⽤語亦可能會起作⽤,導致延遲個⼈對精神健康的理解與管理。

Khadeeja: 我認為少數族裔缺乏了精神健康⽅⾯的知識。對很多少數族裔的⼈來說,如果沒有可⾒的症狀,那它就不存在。為精神挫傷諮詢醫⽣⽐起為⾝體瘀傷諮詢醫⽣難得多。少數族裔社區很少談論精神健康問題,這會讓對精神健康的理解更差。幾乎沒有⼈會談論常⾒的精神健康問題,如產後抑鬱,因為⼤多數⼈甚⾄都不知道它是什麼,⽽且不知道如何應對。儘管年輕⼈對精神健康持開放態度,但⽗⺟或不願意討論,或甚⾄不願意了解精神健康這個議題。

在少數族裔社區中,⼀些像「瘋狂」、「瘋⼦」、「引⼈注意者」等辱罵和羞辱他⼈的⾔詞很常⾒。在我攻讀⼼理學學位的時候,我同樣得到相似的待遇,別⼈會說我修讀的學位是「沒有未來」和「浪費時間」。可⾒,當年輕⼈在了解精神健康並敞開⼼扉時,年⻑的⼈卻仍然封閉⾃⼰,使代溝進⼀步擴⼤。這主要是因為在少數族裔的原居地,精神健康是禁忌,使他們難以理解精神健康這回事。

Zuhaa: 在我看來,不幸的是,精神健康在⼤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優先被考慮,除⾮它變成⼀個可⾒的問題(例如藥物濫⽤和依賴)。抑鬱、創傷和焦慮等精神健康問題通常被視為「藉⼝」和「懶惰的表現」。因此,受精神困擾的⼈在⾃⼰的社區中難以獲得幫助。個⼈的名成利就⼀直都被認為是重要的。這席話可能會讓⼈感到悲痛和沮喪,但在少數族裔社區中,你的地位與成就取決於你的財富,⽽你的思緒和情緒困擾卻是無關痛癢。

與種族主義及歧視有關的問題可以反映出⼀個⼈的⾝份。「⼀般」本地⼈所擁有的「歸屬感」和 「保障需要」,對移徙兒童來說都是難以獲取的。標籤使⽤、不被接納和賞識,和缺乏尊重可能損害他們的精神健康,並對個⼈造成⻑遠的有害影響。

就個⼈經驗⽽⾔,與他⼈相⽐,可幸的是我所經歷的較輕微。話雖如此,在⾃⼰的社區中聽⾒⼀ 些不愉快的故事也會損害⾃⼰的精神健康。⽽僅僅基於外觀、種族特徵、服飾等因素,不斷思考 「這個地⽅、這裡的⼈會對我有何假設」,你的情感壓⼒亦會增加。

當少數族裔想尋求幫助時會遇到哪些障礙?

Khadeeja: 主要的障礙是獨⽴性。很多⼈婚前會與⽗⺟同住,假如他們的精神問題不被⽗⺟接受時,這些⼈在⽗⺟的監護下便難以尋求幫助。此外,能否接受⾃⼰正在經歷精神健康問題也是⼀個考驗。求助或展現脆弱的⼀⾯代表他們承認⾃⼰正陷⼊困境,並且需要把問題說出來,但他們⼀直都被教導反其道⽽⾏。缺乏⾃信也是障礙之⼀。因為⽗⺟、家庭和社會⼀直提倡少數族裔應保持沉默並漠視⾃⼰的感受,所以他們需要極⼤的毅⼒和⽀持才能獲得那敞開⼼扉的信⼼。最後,保密性和信任亦是巨⼤的障礙。在⾹港,很多少數族裔通常都是熟⼈、朋友或以某種⽅式彼此認識。這種互相認識的關係使年輕⼈和少數族裔不敢尋求幫助,因為他們對於事情有可能被泄露給他們的⽗⺟或親戚等⽽失去安全感。

Zita: 我認為其中⼀個明顯的障礙是「溝通障礙」,這令⼈難以表達⾃我或被完全理解。儘管⼀位少數族裔⼈⼠盡⾃⼰最⼤的努⼒去表達⾃⼰需要幫助,然⽽對⽅可能並不了解其需要。由於語⾔、⽂化和代溝等障礙,我認為傾聽者應在少數族裔尋求幫助時,展現更明顯的惻隱之⼼和愛⼼。

在⽂化差異下,我們如何能夠提供最好的精神健康⽀援?

Khadeeja: 我們可以致⼒讓少數族裔社區成為⼀個安全的環境,讓⼤家敞開⼼扉。我們亦可以提供⼀個能夠⿎勵和幫助他們的平台。當不同背景的⼈聚在⼀起暢所欲⾔地說出⾃⼰的經歷時,這有助於洗脫精神健康的污名,讓⼤家感到被接納和得到認可。我們需要理解,儘管我們有不同的⽂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但有⼀件事是能將我們聯繫起來的,那就是我們的情感。教育也是⾄關重要的,教育應從學校開始,進⽽帶進家庭。在我開始攻讀⼼理學學位前,我對精神健康知之甚少。在我獲得教育後,代表我能夠教導更多的⼈。如果我們的⽬標是幫助100⼈,雖然我們可能不會接觸所有⼈,但即使只有50位家⻑受到精神健康教育,也⾄少能提⾼對某部分⼈的精神健康的⽀援。

Zita: 我們必須建構⼀個收集並共享精神健康知識的平台,這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媒體。在這個地⽅,每個⼈可以分享⾃⼰的看法,並把得到的資源,配合⾃⼰的⽂化背景加以運⽤。畢竟精神健康不應該脫離⾃⾝⽂化,⽽是應該在⾃⼰的⽂化背景中被積極地理解。

Zuhaa: ⽂化對塑造⼈確實有影響,因此顧及各⼈的⽂化背景是⾮常關鍵的。不過,當有⼈向我們尋求幫助時,我們需要把差異放在⼀邊去傾聽他們的需要。事實上,因為經常拒絕承認精神健康是⼀個健康問題,以及社區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度不⾜,讓⼈們難以主動尋求幫助。

年輕⼈能夠如何幫助其他受到種族主義或歧視的年輕⼈?

Zuhaa: 提醒他們這不是他們的錯。通常那些歧視性詞句反映的,其實是種族主義者本⼈。問題植根在種族主義者⾝上⽽不在受害⼈⾝上,畢竟⾃出⽣以來就被賦予的種族特徵、⽂化及習俗是無法改變的。受種族歧視者更應該多花時間了解個⼈⽂化背景,探討這些⽂化對世界進步的重要性,這遠⽐不斷在種族主義⾯前感到困擾要有意義。如果可能的話,提醒受害⼈要有耐⼼,盡⼒引起⼤家的關注,讓⼤家了解到底有什麼問題,以及有什麼是不該對不同種族的⼈說的。

Khadeeja: 年輕⼈可以借助分享作為種族主義受害⼈的經驗,幫助其他受到種族歧視的年輕⼈。 就是這麼簡單!我們需要擁護者、倡議者和⽀持者說出⾃⼰精神健康的經歷,這能⿎勵其他⼈也這樣做。我們需要社會、群體和年輕⼈舉辦的為年輕⼈⽽設活動,⽽Coolminds⻘年⾼峰會就是⼀個很好的例⼦!年輕⼈可以善⽤他們的時間,投⾝精神健康慈善團體和機構,參加他們的活動。年輕⼈參與這些活動,⾜以⿎勵其他年輕⼈投⼊其中。

Zita: 我們必須承認他們的經歷,並創造⼀個可讓⼈表達⾃我的安全空間,同時跟⾝邊的⼈分享這些經歷以提升意識。我們必須創建⼀個互相理解的平台,讓⼈們可以了解情況,並獲得啟發以作出改變。

有精神健康狀況的⼈⼠的⽣活往往被根深蒂固的污名及歧視影響。

對很多精神健康病患者來說,污名是他們現實中真實正⾯對的問題;他們反映,其他⼈怎樣批判⾃⼰是他們獲得⼀個完整及如意⽣活的最⼤障礙之⼀。

在哪裡尋求幫助

社區資源列表

政府部⾨: 

少數族裔⼈⼠⽀援服務中⼼:⺠政事務總署種族關係組所提供的名單 

綜合⻘少年服務中⼼:為6到24歲的兒童及⻘年提供社⼯介⼊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為15歲或以上的⻘少年和其家⼈或監護⼈提供社區⽀援、社區康復服務、臨床評估及治療

政府資助的⾮牟利機構(NPOs): 

基督教勵⾏會:為遇到社會、經濟等問題的少數族裔提供⾃助及互助⼩組 

⾹港基督教服務處:該處的註冊社⼯為在港少數族裔⼈⼠及所有為少數族裔⼈⼠服務的團體提供輔導、指導和 轉介服務,已助他們迅速在⾹港定居

⾹港社區網絡Link Centre:該中⼼的註冊社⼯提供輔導及轉介⾄相關政府部⾨或機構的服務,另有經過專⾨培訓的少數族裔翻譯員提供翻譯服務 

⾹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為持有⾹港⾝份證的少數族裔⼈⼠提供輔導及指導服務 

新家園協會HOME Centre:為本港的少數族裔⼈⼠提供個⼈及⼩組的⽀援 

元朗⼤會堂少數族裔⼈⼠⽀援服務中⼼:為9到27歲的⾹港少數族裔居⺠提供輔導和轉介服務到 相關組織、提供情緒⽀援,以及提供有關解決問題和壓⼒管理技巧的課堂

⼩彬紀念基⾦會 – 少數族裔⽀援中⼼(EMWC) 

該中⼼為少數族裔社區中需要⼼理輔導的⼈⼠提供服務。所有顧問均能夠以英⽂和印地語/烏爾都語溝通。諮詢服務僅提供予16歲或以上⼈⼠。如果未滿18歲,你必須徵求家⻑或監護⼈的同意⽅能接受相關服務。

  • 地址:新界葵涌葵德街15-33號葵德⼯業中⼼2座5樓F-J室 
  • 聯繫電話:9682 3100(有關少數族裔⽀援中⼼及預約事宜的查詢)/ 2540 9588(有關⼩彬紀念基⾦會的⼀般查詢) 
  • 電郵:info@zubinfoundation.org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 油尖旺家庭成⻑軒 

為本港所有少數族裔⼈⼠提供互助⼩組、個⼈及家庭輔導。

  • 地址:油⿇地上海街396號5樓 
  • 聯繫電話:27812921 / 68219115 / 93104648 
  • 電郵:ytmfesc@yang.org.hk

基督教勵⾏會(吳松街服務中⼼) 

為遇到社會、經濟等問題的少數族裔提供⾃助及互助⼩組。

救世軍油⿇地⻘少年綜合服務

着重成⻑輔導,集中提⾼少數族裔對⾹港的歸屬感,幫助他們適應⾹港的⽣活。

緊急⽀援

如果你正經歷嚴重負⾯情緒或創傷⽽影響⽇常⽣活,你可向不同機構尋求協助。請不要忘記你無需獨⾃⾯對難關。

如需緊急⽀援,請聯繫:

緊急熱線:999

撒瑪利亞會 24 ⼩時熱線電話(多種語⾔):(852) 2896 0000

香港撒瑪利亞防⽌⾃殺會 24 ⼩時熱線(廣東話): (852) 2389 2222

⽣命熱線 24 ⼩時熱線(廣東話):(852) 2382 0000

「Open噏」 24 ⼩時網上情緒⽀援平台(中⽂∕英語):www.openup.hk

更多⽀援服務:https://www.coolmindshk.com/zh/emergency-hotlines-hk/

更多⾮緊急⽀援服務:https://www.coolmindshk.com/zh/service-director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