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拆解謬誤——年輕人的創傷與精神健康:讓我們釐清事實

簡介

很多年輕人都會在人生中經歷至少一個創傷事件。多次或長期的創傷也是常見的。當一個年輕人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創傷,別人的回應對年輕人了解及處理自己經歷的影響可以很深遠。但是,一些有關創傷的事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誤解,尤其是創傷與精神健康的關係。

這流言破解是為年輕人及其家人和照顧者而設,旨在讓大家了解創傷及它對年輕人的影響,來消除在精神健康領域中一些有關創傷的常見及負面的錯誤觀念。

生活中不同經歷也可以造成創傷

何為創傷?

創傷是一些非常痛苦的經歷,而這些經歷可能在情緒、精神、或身體上令人難以承受。創傷的形式有很多種,對每個人的影響也不同 (van der Kolk et al., 2005; Bryson et al., 2017)。值得注意的是,創傷的經歷不一定是危及生命的。大約三分二的年輕人在16歲之前也可能經歷過一些創傷事件 (Copeland et al., 2007)。經歷創傷事件可能會影響年輕人現時或長遠的精神健康。

甚麼事件可以造成創傷?

創傷可能從不同生活經歷而產生。以下是一些創傷的種類:

直接及間接創傷

一些創傷稱為「直接創傷」,而另一些即稱為「間接創傷」(May & Wisco, 2016)。「直接創傷」是由第一手經歷,或由目擊到他人經歷創傷而產生。「間接創傷」則是由聆聽或了解別人的創傷經歷而產生。

單次事件創傷

單次事件創傷是由一次意料之外的事件導致,例如身體受到攻擊或性侵犯、火警、意外或嚴重的疾病或受傷。失去的經歷也可以是創傷性的,例如親人離世,流產,或自殺。

複雜創傷

複雜創傷是與長期或持續的創傷事件有關。這些事件通常與人際關係有關,例如家庭暴力、欺凌、童年忽視、目擊創傷、情感虐待、性暴力或折磨。

間接創傷

間接創傷是由聆聽或了解別人的創傷經歷而產生。工作上常接觸有創傷經歷人士的人最容易受影響,例如護士和輔導員。年輕人也可能會在支援受創傷的親友(例如家長或朋友)時經歷間接創傷。

跨代創傷

跨代創傷是指一些發生在一群人身上而累積起來的創傷事件。這些創傷經歷沒有被根治及影響後代 (Hudson, Adams & Lauderdale, 2016),最常發生在難民或移民家庭中的年輕人身上。

不論年齡或社會/文化背景,任何人也可能會經歷創傷

誰會經歷創傷?

年輕人容易成為受害者。曾遭受虐待、邊緣化、排斥、及/或經歷過一些危險境遇的年輕人,都較易受創傷事件影響。而曾遭受創傷的年輕人,包括一些在宿舍/院舍住居的、在少年司法系統中的、無家的、年幼難民/尋求庇護者、或在緊急服務中工作的都很容易會經歷創傷 (Orygen, 2017)。但是,除了年輕人,其實所有人都有機會經歷創傷,不論年齡,或社會/文化背景。

我們對創傷事件的看法如何隨著年紀改變?

當我們嘗試了解創傷對年輕人的影響,我們需要明白人如何隨著年齡增長去了解及應對創傷。童年時,我們對周邊環境特別敏感,所以兒童和成人看待危機的方法很不同 (Odgers & Jaffee, 2013)。例如在新冠肺炎期間,家長可能非常擔心孩子的安危、損失生計、及對社會的影響。而小孩可能對與家人朋友分離和生活受到打亂而感到憂心 (The Australian Child and Adolescent Trauma Loss and Grief Network, 2010)。因為這個落差,成人可能會感到困惑或無法理解孩子對創傷事件的反應。同樣地,小孩亦可能會因父母的反應,或不明白為何他們會用另類方式處理事件而感到困惑。

年輕人與小孩分別有他們處理創傷的方法

由於小孩的腦部仍然在發展當中,所以小孩處理創傷的方法與大人不同。因此,小孩對創傷的解釋及理解,都與成人大為不同。

當回顧童年的創傷經歷時,很可能會難以理解當時的混情緒和反應。年輕人可能會覺得當時的他們應該更好地理解及處理這些經歷。這可能會導致強烈而難以接受的情緒,例如憤怒、愧疚、及羞恥。

當年輕人過分投入這思維,他們可能正在以一個「成人」的反應去應對。換句話說,他們在嘗試用一個成人的角度去回顧童年發生的事。因此,年輕人很容易忘記他們在經歷創傷時只是一個小孩,而小孩擁有的能力及人生經驗比成人少,令他們更難處理創傷及尋求援助。

我們對創傷的了解及反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

創傷如何影響年輕人?

短期影響

創傷的短期影響通常被形容為對異常事件的正常反應 (Jones & Wessely, 2007),包括:

  • 恐懼
  • 愧疚
  • 憤怒
  • 孤獨感
  • 無助感
  • 懷疑
  • 情感麻木
  • 傷感、困惑
  • 創傷經歷回閃,或有關的記憶及感受持續出現 (van der Kolk, 2000)

這些是對創傷後的正常及健康的反應。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至創傷發生後的一個月,而且可能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減弱。

長期影響

有時,這些強烈的情緒、想法和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甚至惡化。 這會使年輕人不堪重負,並對他們的生活(例如他們的幸福、人際關係以及他們的工作或學習能力)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Orygen, 2017)。 一些創傷,例如童年時期發生的創傷,可能只會在長大後才會有明顯的影響 (Felitti, 2002)。 長遠來說,創傷與精神及/或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之間存在密切關係; 然而,很多時候,年輕人都可以在適當的支持下重新振作起來 (Iacoviello & Charney, 2014; Felitti et al., 1998)。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年輕人可以在與創傷鬥爭的過程中發掘個人潛能,體驗積極成長的感覺 (Meyerson et al., 2011)。

發展上的影響

在小時候遭受創傷會改變人們大腦的發育方式, 並對他們的學習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Whittle et al., 2013; Malarbi er al., 2017)。 另外,在年輕時期經歷高度的壓力也會增加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冒險行為,這可能會影響日後的身體健康 (Felitti, 2002)。

何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最常被談論的創傷相關診斷。症狀包括對創傷事件有侵入性記憶、壓力增加、迴避與創傷相關的處境或人,以及增加消極思想 (American Psychiatric Society, 2013)。這些症狀會影響人們跟不上日常生活的能力,並使他們難以專注於工作、學習以及其他任務。

在香港,經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的人數在 2019 年上升約 30% 以上。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還會導致一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出現問題 (Koenen et al., 2017),而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 (Mikolajewski, Scheeringa & Weems, 2017)。因此, 如果你在經歷創傷後感到難以應對,應儘早尋求幫助,因為有證據顯示,越早尋求幫助,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就越低 (Gillies et al., 2016)。

有證據顯示,越早尋求幫助,患創傷後遺症的風險就越低。

有關創傷最常見的謬誤是什麼?

創傷事件和年輕人對它們的反應可以千差萬別。 它們可能因人而異(例如,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對創傷經歷更敏感),或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因各人所經歷的創傷事件類型而異。

這可能使我們難以就什麼是創傷以及它如何影響人們達成共識。 如果我們對什麼是創傷以及它如何影響某人而感到困惑或不確定,那麼最終會很容易相信坊間無益的謬誤。

以下是一些圍繞創傷的常見謬誤,以及為何這些謬誤是有害和不真實的原因。

謬誤:「每個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都經歷過創傷」

這謬誤是極為危險且有害的。原因是因為對於未曾經歷過創傷但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或會認為自己沒有權利擁有這樣的感受,或會因無法解釋自己的經歷而十分迷茫。他們亦會擔心若果向他人求助,別人會誤以為自己曾經經歷創傷。

就算年輕人有精神健康問題,都並不代表他們都經歷過創傷。然而,損害精神健康的原因多不勝數,包括外在環境、基因、社交和文化因素等 (Kieling et al., 2011)。

即使欠缺「引爆導火線」的特定事件,精神健康也可以被影響並開始走下坡。事實上,精神健康問題通常是由較小的壓力累積而引發的,並不一定有重大的創傷事件 (Fox & Hawton, 2004)。即使創傷會增加精神健康問題的機率,但是我們必須記住,導致年輕人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原因非常複雜,而且因人而異 (Guina et al., 2017; Paus, Keshavan & Giedd, 2008)。

明白創傷後出現精神健康問題並不是軟弱的表現,這一點尤其重要。

謬誤:「所有經歷過創傷的人都有精神健康問題」

許多人的精神健康到最後都不會被創傷的經歷影響 (Sayed, Iacoviello & Charney, 2015),因為年輕人在經歷創傷後會否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創傷的嚴重程度和類型、可運用的支援以及獲取支援的難易程度、過往的創傷經歷、家族遺傳史和身體健康程度 (Iacoviello & Charney, 2014; Sayed, Iacoviello & Charney, 2015; Brewin, Andrews & Valentine, 2000)。

經歷創傷後出現強烈或抑制不住的情緒是完全正常的。可是,如果當這些症狀持續很長時間、加劇或誘發其他問題(如使用物質來對抗情緒)的時候,那就可能會出現精神健康問題。要知道經歷創傷後出現精神健康問題並不是軟弱的表現,也不能反映你任何的個人情況,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只是一個跡象暗示你可能需要額外的支援才能從創傷經歷中恢復過來。

謬誤:「這是我的錯」

創傷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而如果你是創傷的受害者,這並不意味著你應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負責。 「這是我的錯」是經歷創傷後的普遍想法,而在經歷這些創傷後感到羞恥、內疚或自責是完全正常的。儘管你可能有這種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要有這些感受,而努力克服正是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這種類型的情緒在被他人傷害(例如性虐待、身體虐待、欺凌或暴力犯罪)的年輕人中尤為常見。在因受到虐待而造成創傷的情況下,要明白虐待是來自施暴者的需求和動機而不是你的個人問題, 而能夠克服這些強烈的自責、內疚或羞恥情緒對於康復來說尤關重要。 找到在此過程中適合你的支緩是非常重要的。

創傷事件有時是單一並且危及生命,但許多的成因則更為複雜。

謬誤:「創傷只帶來壞的結果」

一個人看待世界和身邊的人的方式往往會因為創傷的經歷而改變。 很多時候,想法可變得消極(例如,世界看起來比現實更可怕,或者人們似乎並不那麼值得信賴)。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有適當的支持和時間來治療創傷,一個人也可以在創傷事件中走出來,從而獲得力量並作出積極的改變。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便被描述為「創傷後成長」(Linley & Joseph, 2004; Clay, Knibbs & Joseph, 2009; Tedeschi & Calhoun, 2004)。 當一個人經歷創傷後成長時,他們可能會更珍惜生命,感受到更強大的個人力量,與他人有更深的聯繫,甚至對他們未來的生活方向有新的想法 (Tedeschi & Calhoun, 2004)。研究顯示年輕人生活中的許多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都會對創傷後成長有很大影響 (Meyerson et al., 2011)。我們每個人對創傷經歷的反應都與這些因素密切相關,而不同的反應不會使我們比他人「更弱」或「更強」。

謬誤:「創傷的經歷一定是涉及生命威脅的」

創傷經歷有很多種,亦不一定是由一件決定性的事件造成 (Weiss & Gutman, 2017)。創傷事件有時是單一並且危及生命的,但其他是更為複雜的原因。許多人都因持續或長期遭受虐待、忽略或欺凌而遭受創傷。而其他人可能因透過親身體驗他人的創傷經歷而經歷創傷。

謬誤:創傷後遺症是創傷後最常見的結果

儘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是最常被提及與創傷相關的精神疾病,但它並不是經歷過創傷的人當中最常見的診斷結果。創傷對年輕人的精神健康有形形色色的影響 (Sayed, Iacoviello & Charney, 2015)。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只能捕捉到他們創傷後精神健康狀態的一小部分 (van der Kolk & Courtois, 2005)。經歷過創傷的年輕人可能會在沒有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情況下,形成各式各樣的精神健康問題 (Odgers & Jaffee, 2013)。這些問題包括抑鬱 (Widon, Du Mont & Czaja, 2007)、 焦慮 (Fernandes & Osorio, 2015)、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Resick et al., 2012)、邊緣性人格障礙 (Ball & Links, 2009)、物質使用障礙症 (Stevens, Murphy & McKnight, 2003)、飲食失調 (Pignatelli et al., 2017)、思覺失調 (Bendall et al., 2008)和自殺行為 (Miller et al., 2013)。 

重點

  • 如果你經歷過創傷,你並不孤單。創傷在年輕人中是很常見的。家人,朋友,及精神健康專業人士需要理解這一點。
  • 創傷事件可以是一次性(例如車禍、性侵犯),持續/長期的(例如童年面對的性虐待、欺凌、情感或身體上的虐待)、或間接經歷的(例如目擊家庭暴力)。任何種類的創傷都有可能對年輕人的精神健康造成深遠的損害。
  • 通常被虐待或忽視的年輕人都會責怪自己受到如此經歷。他們可能覺得這是他們的錯,或者是他們導致或值得被這樣對待。如果你是其中一位面對此想法的年輕人,我們希望你知道,無論你感到的愧疚有多大,你都沒有做錯任何事。
  • 並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正確」地處理創傷事件,每人面對創傷的反應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事件,每個人都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應對。
  • 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年輕人不一定都經歷過創傷,不過這不代表他們的精神健康問題較「不真實」或「不合理」。
  • 創傷不一定都導致年輕人有精神健康問題。很多面對過創傷的年輕人都能夠在沒有接受精神健康治療下完全康復。
  • 經歷與創傷有關的精神健康問題並不代表軟弱或失敗。
  • 創傷可以導致很多不同的精神健康問題,並不只限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他問題包括焦慮、抑鬱、物質濫用、邊緣性人格障礙、及飲食失調。如有這些問題,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是很重要的。
  • 我們都可以從與創傷有關的精神問題中恢復過來。

你可以尋求協助

尋求支援是防止與創傷相關的精神健康問題的強大後盾。 有時候,即使尋求支援可能非常有幫助,但亦可以嘗試單獨應對創傷帶來的影響。 一些年輕人可能會感到強烈的自責或羞恥感,亦可能沒有意識到或不了解創傷的影響,驅使尋求支援變得更加困難。

向認識的人尋求協助

嘗試尋找一個可以和你傾談生活瑣事的人尤其重要。 尋求支援以治療創傷並不會使一個人變得「軟弱」,實際上這是在康復之路上邁出的勇敢一步。 敞開心扉談論創傷可能非常可怕,因此找到一個能讓你感到舒服並可以信賴的人與之交談是十分重要的。 這個人可以是家人、朋友,或者是學校的輔導員。

尋求專業協助

一些年輕人可能對在個人生活中向他人敞開心扉這件事情感到不自在,因此更傾向於向精神健康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在尋求專業幫助方面,最好是與你的醫生、輔導員或最接近你的社區支援組織開始。

以下是一些有助的香港熱線:

  • 緊急熱線:999
  •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多語言):(852)2896 0000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4小時熱線電話(廣東話):(852)2389 2222
  • 生命熱線24小時熱線電話(廣東話):(852)2382 0000
  • 全天候OpenUP在線情緒支援服務(英語/中文):www.openup.hk

如有需要,可以在此處找到更多熱線和資源:

想了解更多?

以下是一些有助了解有關創傷以及其影響的資料:

  • 尋求幫助: 當你雖要向別人傾訴精神健康的時候 – Coolminds與Charlie Waller Memorial Trust (CWMT) UK合作編寫的小冊子
  • 尋求幫助與期望管理 – Coolminds資料庫
  • 歧視與精神健康青年手冊 – Coolminds資料庫
  • 年輕人的聲音:污名、歧視與精神健康 – Coolminds資料庫

向遭受創傷的人提供支援也可能會令你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因此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如果你擔心身邊的人的精神健康,請務必尋求幫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如何向受創傷影響的人提供協助的資訊,以下是一些推薦網站:

參考資料:

1. van der Kolk, BA, et al. 2005, ‘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 The empirical foundation of a complex adaptation to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vol. 18, no. 5. pp. 389–399.

2. Bryson, SA, et al. 2017, ‘What a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trauma-informed care in youth inpatient psychiatric and residential treatment settings? A realist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Systems, vol. 11, pp. 36.

3. Copeland, WE, et al. 2007, ‘Traumatic event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in childhood’,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vol. 64, no. 5, pp. 577–584.

4. Hudson, CC, Adams, S & Lauderdale, J 2016, ‘Cultural express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uma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implications for US healthcare delivery following refugee resettlemen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vol. 27, no. 3, pp. 286–301.

5. May, CL & Wisco BE 2016, ‘Defining trauma: how level of exposure and proximity affect risk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sychological Trauma, vol. 8, no. 2, pp. 233–40.

6. Orygen The National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Youth Mental Health, Youth Mental Health Policy Briefing: Trauma and Youth Mental Health. 2017, Orygen: Melbourne.

7. Odgers, CL & Jaffee SR 2013, ‘Routine versus catastrophic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vol. 34, no. 1. pp. 29–48.

8. The Australian Child and Adolescent Trauma Loss and Grief Network 2010, ‘How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experience and react to traumatic event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9. Jones, E & Wessely S 2007,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the 20th century’,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vol. 21, no. 2, pp. 164–175.

10. van der Kolk, B 2000,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the nature of trauma’,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vol. 2, no. 1, pp. 7–22.

11. Felitti, VJ 2002, ‘The relationship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to adult health: Turning gold into lead’, Zeitschrift Fur Psychosomatische Medizin Und Psychotherapie, vol. 48, no. 4, pp. 359–369.

12. Iacoviello, BM & Charney DS 2014, ‘Psychosocial facets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ng posttrauma psychopathology, treating trauma survivors, and enhanc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 vol. 5.

13. Felitti, VJ, et al. 1998,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vol. 14, no. 4, pp. 245–258.

14. Meyerson, DA, et al. 2011,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31, no. 6, pp. 949–964.

15. Whittle, S, et al. 2013,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affect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vol. 52, no. 9, pp. 940–952.

16. Malarbi, S, et al. 2017,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vol. 72, pp. 68–86.

17. American Psychiatric Society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Arlington.

18. Koenen, KC, et al. 2017,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vol. 47, no. 13, pp. 2260–2274.

19. Mikolajewski, AJ, Scheeringa, MS & Weems, CF 2017, ‘Evaluating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iagnostic criteria in old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harmacology, vol. 27, no. 4, pp. 374–382.

20. Gillies, D, et al. 2016,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xposed to trau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s, vol. 10, pp. Cd012371.

21. Kieling, C, et al. 2011,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worldwide: evidence for action’, The Lancet, vol. 378, no. 9801, pp. 1515-1525.

22. Fox, C & Hawton K 2004, Deliberate self-harm in adolescenc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ondon 23. Guina, J, et al. 2017, ‘Should posttraumatic stress be a disorder or a specifier? Towards improved nosology within the DSM categor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vol. 19, no. 10, pp. 66

23. Guina, J, et al. 2017, ‘Should posttraumatic stress be a disorder or a specifier? Towards

improved nosology within the DSM categor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vol. 19, no. 10, pp. 66

24. Paus, T, Keshavan, M & Giedd, JN 2008, ‘Why do many psychiatric disorders emerge during adolescenc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vol. 9, no. 12, pp. 947-57

25. Sayed, S, Iacoviello, BM & Charney, DS 2015,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 following trauma’,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vol. 17, no. 8, pp. 612

26. Brewin, CR, Andrews, B & Valentine, JD 2000, ‘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rauma-exposed adul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68, no. 5, pp. 748-66

27. Linley, PA & Joseph S 2004, ‘Positive change following trauma and adversity: a review’,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vol. 17, no. 1, pp. 11-21

28. Clay, R, Knibbs, J & Joseph, S 2009, ‘Measurement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young people: a review’,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 14, no. 3, pp. 411-22

29. Tedeschi, RG & Calhoun L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 15, no. 1, pp. 1-18

30. Weiss, KJ & Gutman AR 2017, ‘Testifying About Trauma: A Call for Science and Civil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iatry and Law, vol. 45, no. 1, pp. 2-6

31. van der Kolk, BA & Courtois CA 2005, ‘Editorial comments: Complex developmental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vol. 18, no. 5, pp. 385-388

32. Widom, CS, Du Mont, K & Czaja, SJ 2007,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comorbidity in abused and neglected children grown up’,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vol. 64, no. 1, pp. 49-56

33. Fernandes, V & Osorio FL 2015, ‘Are there associations between early emotional trauma and anxiety disorders?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Psychiatry, vol. 30, no. 6, pp. 756-764

34. Resick, PA, et al. 2012,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x PTSD literature: implications for DSM-5’,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vol. 25, no. 3, pp. 241-251

35. Ball, JS & Links PS 2009,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childhood trauma: evidence for a causal relationship’,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vol. 11, no. 1, pp 63-68

36. Stevens, SJ, Murphy, BS & McKnight, K 2003, ‘Traumatic stres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 to substance abuse, mental health, physical health, and HIV risk behavior in a sample of adolescents enrolled in drug treatment’, Child Maltreatment, vol. 8, no. 1, pp. 46-57

37. Pignatelli, AM, et al. 2017, ‘Childhood neglect in eating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vol. 18, no.1, pp. 100-115

38. Bendall, S et al. 2008, ‘ Childhood trauma and psychot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 34, pp. 568-579

39. Miller, AB, et al. 2013,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 Maltreatment and Adolescent Suicidal Behavi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iterature’,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vol. 16, no. 2, pp. 146-172

Disclaimer

This information is not medical advice. It is generic an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your personal circumstances, physical wellbeing, mental status or mental requirements. Do not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treat or diagnose your own or another person’s medical condition and never ignore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seeking it because of something in this information. Any medical questions should be referred to a qualifi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If in doubt, please always seek medical advice.

Mythbuster writers

Anna Farrelly-Rosch

Dr Faye Scanlan

Youth contributors

Sarah Langley – Youth Research Council

Somayra Mamsa – Youth Research Council

Roxxanne MacDonald – Youth Advisory Council

Clinical consultant

Dr Sarah Bendall

First published as ‘Trauma and mental health in young people: Let’s get the facts straight’ by Orygen, 2018.